疫情中敢担当 彰显党员本色

审核人: 发布人:数理冯邦钦发表时间:2020-08-09 点击: 编辑人:数理冯邦钦


张晓燕,女, 1979年7月生,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湖北理工学院数理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的新性冠状肺炎疫情就像一场无声的灾难,虽无炮火硝烟,却留阴霾在人间,扰乱了春暖花开的节奏,延缓了我们开学的脚步,却无法阻挡春暖花开的如期而至,也无法阻挡全体师生的学习热情。

张晓燕老师教师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要求,组织教研室老师全面开启了网上授课的教学模式。本着认清大势-不落伍“与时俱进-不落后”,“积极参与-不退缩”,“努力跟进-多学习”,“大胆尝试-多创新”,“不断总结-多积累”的科学精神,“早筹备,早动员,勤学习,勤交流”,不断摸索并完善线上教学的各个环节,全力打造公共基础课的“精彩云课堂”!

一、积极探索学生管理与激励措施

公共数学教研室开展多次教研活动,研究与交流管理方法,初步确定并统一了以下几种管理与激励措施:(1)统一按照教学班级组建学习群,教师助手群,开通QQ教师助手功能,明确考勤要求,作业要求;(2)每班按照10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推选组长负责督促和记载该组同学的上课与作业情况,形成周报;(3)教师对每周作业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树立榜样(4)每周组织班长学委以及组长进行汇报,交流本班学习情况,关注学习困难学生。(5)有针对性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积极面对困难,树立信心

   

二、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完善与共享教学资源

   数理学院承担了全校选课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几门公共基础课,本学期仅“高等数学”一门课就有1800余名学生开课,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有13位老师,因此有条件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完善与共享教学资源。

在开学前两周,教研室就组织团队整理教学资源,包括电子版教材,电子版习题解答,配套课件,每节的练习题,每章的测试题,每周教学进度安排,并从数十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中遴选出南昌大学的《高等数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概率论》等推荐给学生,制定了学生自主观看网课教学视频与参与教师直播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团队教学资料的整理与发布工作

三、落实多层次,多环节作业的设计与答疑

考虑到《高等数学》与《概率论》等公共课涉及人数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教研室广泛征集教师意见,达成一致意见:作业必须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并有利于教师批改。因此教研室集中整理提供了三套作业方案供老师们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加以选择。第一套以客观题为主,每节课提交一次,难度中等,方便教师及时在线批改,了解情况;第二套以主观题为主,每章提交一次,作为每章测试,难度中上,测试成绩计入平时成绩;第三套主观题与测试题四六开,每节课提交一次,难度较大,适合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中做好交流,课后做好辅导,分层检查是老师们的共识。

四、 不断摸索与实践不同的教学平台与教学手段

教研室在开学前几周,每周都组织经验交流会,大家积极共享自己教学心得与体会,取长补短,很快从最初的“焦虑不安”转变为充分体会直播课的灵活,新颖,以及与学生同步学习成长的成就感中。 张晓燕老师是教研室率先开展直播的老师,在开课的前两周,她逐一体验不同平台,将不同平台的使用方法与优缺点及时分享给教研室,甚至录制一些小视频,方便老师们推广学习,为教研室全面开展课程直播开路搭桥。

 

 

直播教学:让教师和学生突破时空阻隔零距离教学

五、 化危为机,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加快在线课程建设

挑战总是与机遇同在。随着在线教学的全面展开,数理学院各教研室充分意识到,网上在线课程建设迎来了春天,这是疫情之下暗暗浮动的春风,也是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难得的机遇。之前老师普遍意识不到在线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课件设计,课程录播方面难以动员。但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实践,老师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改变。更多的老师愿意参与在线课程建设中来,在这种有利形势下,张晓燕、潘红艳、许小芳等老师分别重新调整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在线课程的建设队伍,显著加快了在线课程建设进度,巩固了团队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线教学推动网络课程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

六、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党员职责

疫情开始,张晓燕老师就到老家所在蕲春县许岗村党支部报到,主动要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承担起疫情宣传管理工作。其配偶由于有书法特长,被安排写标语,协助宣传工作,本人则负责路口执勤,入户排查,运送物资等工作。张晓燕同志踏实的工作和谦虚热情的作风,也换来了村民的认可与喜爱疫情防控期间党员下沉社区“双报到”考核被村党支部委员会定为“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中共党员和一名高校教师,做到以身作则,所作所为要彰显党员身份,要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尤其在关键时刻,能稳得住局面,担得起责任,把学生利益和人民利益时刻放在心间。